人类交流、连接方式的改变,直接导致了数据体量的爆炸性增长,人类迎来“大数据时代”,开启了用数据探索世界规律的新纪元。然而在万物互联、数据爆炸的态势下,原有的“大数据”概念及应用并不能完全满足人类利用数据完成产业升级,驱动社会生产力变革的需要。如果我们需要让“数据”发挥出更大的现实价值,就必须对“大数据”进行升级,完成“大数据”自我进化,“全局数据”概念因此而生。
2015年11月9日,全局数据智能洞察服务商-思贤股份联合专业跨媒体研究服务机构TopDigital、上海交通大学OMNI LAB实验室、华东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系发布“2015全局数据白皮书”,提出OMNI DATA全局数据的全新概念。从全局数据产生的背景切入,深度剖析了我们为何需要OMNI DATA(全局数据),它呈现出哪些特点,拥有哪些能力,又存在怎样的界限,可以解决怎样的现实问题等要点。该研究旨在帮助数据产业的相关从业者,从更高的层面对数据进行洞见,更全局的把握数据时代的变革。
☞以下为研究内容综述:
| 一、我们面对的世界
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、物联网的逐渐普及,人类的沟通和交互日渐趋向于零成本、零时差;以移动设备为媒介,人类与人类之间、人类与设备之间、设备与设备之间建立了更密切、更即时的连接方式。
同时,信息时代的驱动力也在发生变革:一开始,信息时代的驱动力仅仅是技术驱动,它使 “用户参与”成为可能。数据分析者得以开始收集用户初始化信息,根据信息执行策略并实施。 而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数据驱动成为可能,人类收集的数据量大大增加,开始可直接通过数据进行趋势预测和决策分析,可绘制用户画像,进行针对性产品/服务推介。在此基础上,场景驱动成为可能,现在,数据已经开始可能具备这一能力: 可针对不同个体、群体所处情境,洞察情境中“人”的决策机制。 从技术驱动、数据驱动到更精细化的场景驱动,人类对数据质量的要求大大提升。
| 二、大数据需要进化
在这样的态势下下,人类更需要依托经过治理的数据去做智慧的驱动和决策,但目前的大数据应用却存在一些问题。
理论上来说,大量数据的集成可以映射出客观世界的部分,形成一个个数据体系。而体系中包含一个个映像,这是不同体系根据不同需求对客观世界的数据化抽象和沉积。在这种抽取和沉积中本身已包含了一种逻辑。不同的映像构成体系,而不同体系组合交叠成为客观世界。映像永远只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投影,而非全部。如果再细分,映像中还包含一个个场景,而场景又能拆分为时间、空间、语义、语境四个要素。
体系之间缺乏连接
连接过于粗放或细微
而大数据收集方式的混杂、无序、模糊等特点,也使得大数据的“数据质量”,令人堪忧。一旦数据的质量不高,很容易导致错误的场景重现、错误的映像,出现错误的连接以至于形成错误的决策。
所以,我们需要更具“场景化、开放性、可度量、及时性、价值化”的全局数据,驱动智慧决策。
| 三、全局数据新时代
目前大数据应用的问题,关键是连接方式问题和数据质量问题。万物互联、驱动力变革的时代,我们更需要数据治理导向下“场景化、开放性、可度量、及时性、价值化”的全局数据。
全局数据的特点:场景化、开放性、可度量、及时性、价值化。
如前所述,在任何体系内的数据抽取和沉积都只能是客观世界的映像,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,而不是全部。全局数据的“全局”并不意味着拉平所有数据,进行数据的挖掘和应用,而是要打破体系与体系间的壁垒,凸显场景化的连接。
而本文定义的场景化包括场景构建、场景连接、场景洞察三部分。真正运用好全局数据,可以利用态势感知进行合适的场景构建、匹配的场景连接和精准的场景洞察。这会真正赋予数据智慧。
全局数据同时是被赋能的数据,拥有三大能力:收集数据的能力、治理数据的能力、应用数据的能力。
收集数据就是连接决策相关的各种场景。连接决策相关的场景化数据意味着连接用户与用户,产品与产品,行业、企业与政府,连接与决策相关的每一个场景因素。同时,全局数据的数据收集是通过各个体系间的开放接口进行的,这就保证了数据开放的安全性和可控性,以及可追溯性。
同时,全局数据亦拥有自己的界限。
全局数据的界限:不危及国家安全、不侵犯公民隐私、不违背个体意愿。
其中,个体包含了个体的“人”和作为“个体”的机构和企业。个人、机构和企业都有能力、渠道、权利去管理和自身相关的信息,可以决定什么时候公开,以及用什么方式公开信息。对自身的数据要有控制权。但我们并不提倡个人、机构和企业把数据视为自己的私有资产,我们倡导的是一种遵从个体意愿、同时有选择的公开部分数据,帮助整个体系进行全局数据价值挖掘和视野进化的理念。
☞以下为研究报告正文:
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慧邮件邮件营销平台,也可以在我们的慧邮件官网了解更多邮件营销技巧,大数据知识,也可以通过电话:400-666-5494联系到我们,更多精彩知识、活动等着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