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几年,中国大妈已然用行动征服了世界。《华尔街日报》甚至专创新单词“Chinese Dama”来称呼有钱任性的“中国大妈”。近日,挖财大数据显示:中国大妈理财独占鳌头,偏爱长期理财产品。
而在互联网理财的市场上,中国大妈们也不落下风。网络上有段子这样描述:年龄在40岁至60岁区间,家庭可支配现金在数十万到千万元之间,金融知识趋近于零,投资喜欢跟风,多凭感觉,以及闺蜜朋友的撺掇。
确实如此吗?近日,国内知名互联网金融平台“挖财”通过分析海量理财数据,得出的结论也证实了中国大妈的“彪悍”。
人均投资金额独占鳌头 偏爱长期理财产品
挖财大数据显示,55岁以上女性的人均投资金额高出全体43%,是80后将近3倍。比起刚刚独立的年轻人,手头宽裕的“大妈”们的豪气完胜。“大妈”们每年人均在挖财宝上投资5.3次,高于同龄男性“中国大叔”的4.1次,也高于全体女性的4.8次。可见无论是投资金额还是投资频率,“中国大妈”都独占鳌头。
这一结果也让人颇为意外,挖财研究院分析师王艺红坦言:“互联网金融是建立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新兴行业,原以为应该是年轻人的天下,但显然我们低估了中老年人的理财需求和对新事物的学习能力。”
而对于理财产品的期限,“大妈”们也显示出了与其他群体不同的偏好。“大妈”们会把13%的资金投资到6月以上的长期理财产品中,这一数字高于任何年龄层。王艺红表示:“这些55岁以上女性有很一部分掌握着家庭经济大权,并且早已摆脱了育儿、购房等刚需压力,她们有钱有闲,因此敢于把资金投入长期理财产品,以求更高的回报。”
缺乏完善理财观念 “大妈”们需不断学习
招商银行公布的《城市居民个人理财与资产配置调查报告》显示,有88%的受访对象表示有理财意识,正在或即将进行财产管理。但有超过九成的受访对象存在有理财意识,但相关理财知识并不充足的问题。仅有16.0%的受访对象或其家庭成员拥有经济、金融、财务方面专业背景。
从2007年的全民炒股,到2013年疯抢黄金,再到去年的济州岛组团买房,“中国大妈”一直站在投资市场的第一线,哪里有投资,哪里就有“大妈”们的身影。但有不少专家认为,“大妈”们的投资更趋于盲从,对金融风险的把握能力明显不足。
“我不知道高盛,也不关心巴菲特,我就知道黄金能保值。”采访中,一位王阿姨这样说道。
“大妈”们的投资观念是中国人财富管理现状的一个缩影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,除了国内民众接触财商教育较晚,国内部分投资产业对民众门槛较高外,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民间资本的合法路径过少,单靠个人投资或民间集资投资,难以满足日益多元化的经济时代。
“其实相比股票、贵金属、比特币这些风险较大的投资方式,稳健理财更符合中老年人的需求,大妈疯抢黄金、盲从炒股这些事件正折射出普通老百姓投资理财渠道的匮乏。”挖财研究院分析师王艺红说道,“互联网金融的崛起,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。”
无论如何,“中国大妈”作为国内投资者的先驱,她们有主动的理财意识,虽然此前的投资经历有赔有赚,但是她们也一直随着财富管理行业在国内市场的成熟而逐渐成长。
版权作品,未经环球网Huanqiu.com书面授权,严禁转载,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。 责编:陶文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