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代表们分享了传统企业转型的困惑及解决方案。
电商在线 讯 10 月 15 日消息 当下,不论是 “ 互联网 +” 还是 “+ 互联网 ” ,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早已渗透至各个行业, IT 以及 DT 建设似乎成了各个企业发展的基石,而其中大数据系统建设更是重中之重。
昨日下午,在云栖大会的主题峰会“企业互联网转型”上,多位来自大型传统行业、大型互联网公司的代表,各自分享了传统企业在互联网转型上遇到的困惑及解决方案。
友盟+CEO秦雯认为,目前有些企业对互联网的认知还比较粗浅,IT建设也比较初级。每年投入数千万元,互联网业务比重既没有明显上升,也没凸显出应有的价值。所谓的互联网转型只不过是伪命题。
华能集团信息中心主任于长琦坦言,过去能源和信息在一个方向上流动,客户扮演被动的角色,而互联网+的商业本质就是以客户为中心,通过数据驱动的运营,构建生态协同的商业体系。可见,大数据平台的搭建和整合是实现互联网+生态系统的前提。
实际上,海尔集团正在打造的互联工厂的本质就是各方数据资源的集合。通过将供应商、设计商、用户等资源放在同一个平台进行整合,并实现由大规模生产变成大规模定制的过程。
有业内观点认为,“未来所有企业都是科技企业”,而业务数据的搭建与贯通正是实现这场变革的助推器。
大数据左右企业互联网化进程
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转型升级、供给侧改革的推进,互联网化已成为传统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。
不久前,国务院发布了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。该意见指出,到2018年底,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的互联网“双创”平台普及率将达到80%。相比2015年底,工业云企业用户目标将翻一番。
电商在线记者注意到,目前大多数传统企业在实现互联网转型的路径上,几乎都将大数据系统建设摆在首位。
在秦雯看来,知识数据化即企业互联网化,而数据化知识则是企业大数据。其中大数据将应用于业务构件、业务流程、业务过程等, 即贯穿企业整个生产、运营的阶段。
但是,有多少企业成功地搭建了大数据体系并实现内外流通,或许要打个问号。
阿里巴巴中间件资深技术专家赵杰辉透露,目前不少传统企业的大数据沦为了报表,数据系统落地后没有给企业带来实质的改变,只是虚拟化的机房。
秦雯对此亦表示同意,她认为,传统企业在互联网化的过程中常常面临每年大量资金投入,但是互联网业务模块依旧处于边缘化的窘境。而个中缘由就是企业缺乏对互联网技术的认知,想当然地将大数据简单理解为只搭建数据平台,忽略了大数据的核心功能——流动、分析、共享。
传统汽车制造业也面临相同的问题。吉利控股信息部高级经理沈稳杰指出,大多数主机厂的信息化建设还是传统套路,这就导致用户体验缺失,套装软件难以扩展,按条块分割,对内管理为主,忽略了数据价值。
除了企业本身的大数据建设外,企业之间的数据共享是实现多方资源整合的重要一环。但是,当前有不少企业较为封闭,在数据开放的问题上持保守态度。因此,如何打通企业间的界限,消除信息孤岛,仍是考验企业大数据发展的难点。
数据驱动运营 让用户成为生产过程一环
虽然大多数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还未步入成熟阶段,但已有不少企业通过大数据建设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和运营方式。
于长琦认为,互联网+的商业本质是以客户为中心,通过数据驱动的运营,构建生态协同的商业体系,而用户本身也将成为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。
以其所在的传统电力行业为例,在大数据的助力下过去的生产、运营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。他指出,过去能源和信息在一个方向上流动,客户扮演被动的角色。而在大数据体系的推动下,能源价值链被重构,不论是生产还是运营都基于客户需求而制定,大大提高了效率。
此外,据海尔集团CIO于吉花介绍,海尔集团的互联工厂发展架构包含设备跟设计的连接,设备和人的连接,设备和订单的连接,以及用户和工厂的连接,整个过程形成互联连接的一个大平台。
其中,制造商、设计商、物流商、供应商、资源分布在平台上的各个环节,形成了完整的制造生态圈。此外,用户的需求也将提交至平台,与制造生态圈连接起来后,能实现大规模制造到大规模定制的转变。
这一流程颠覆了过去批量生产的模式,并且带来了较高的优化效果。于吉花提供的数据显示,产品的后期缩短了50%,并且用户从下订单到拿货的周期也大幅缩短——从21天变成7天。,且产品也是跟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的个性化定制。
伴随着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进程加速,各类业务数据的搭建与贯通是实现新制造的必经之路。
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慧邮件邮件营销平台,也可以在我们的慧邮件官网了解更多邮件营销技巧,大数据知识,也可以通过电话:400-666-5494联系到我们,更多精彩知识、活动等着你。